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地方創生轉型,觀光工廠再升級

2025-10-20 【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


新北模式跨局處協助企業建構社會價值,成功打造多元場域

面對全球化競爭、產業外移及後疫情時代的觀光形態變化,台灣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已成為地方創生與經濟永續發展的關鍵課題。新北市政府自2009年起即推動產業觀光輔導計畫,透過專業輔導團隊提供主題企劃、空間展示、經營策略與行銷推廣等軟硬體整合服務,協助在地工廠導入觀光元素,創造第二成長曲線。讓新北市的觀光工廠不再僅僅是旅遊景點,而是透過系統化的政策輔導與跨局處的「橫向連結」,成功將製造工廠轉化為具有教育、職探與社會服務功能的多元場域,為傳統產業開創了全新的商業與社會價值模式。

新北市產業觀光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暨玉美人孕婦裝觀光工廠總經理洪啓峰與協會理事暨新旺集瓷營運長許世鋼,透過自身的實際轉型經驗,分享新北觀光工廠如何跳脫傳統思維、帶動地方產業升級與在地多元發展。


從製造到多元價值——企業轉型的經營智慧
玉美人孕婦裝觀光工廠總經理洪啓峰坦言,作為家族企業第三代接班人,品牌早期以成衣製作為主,後轉型以孕婦裝為品牌主導。然而,面對外國產品輸入的衝擊,傳統製造商必須思考轉型。他們將工廠轉為「前店後廠」模式,並取得經濟部的「觀光工廠」評鑑認證。洪啓峰指出,這項轉型對公司的營運模式改變影響非常大。觀光工廠的認證大幅提升客戶對於製造程序的信任度,甚至吸引到醫療器材相關的高標準客戶。

觀光工廠轉型後,真正帶動營運思維轉變的,是意料之外的客群——幼兒園。由於玉美人的主題圍繞「生命起源」,符合幼兒園生命教育的課綱。幼兒園見學成為工廠的主軸課程之一,他的分享顯示,傳統產業轉型必須創造公益價值與社會價值,才能脫離觀光工廠只能吸引來客的「旅程收入」。

 

老廠房新生命——人才培育與在地創生
在鶯歌深耕近百年的新旺集瓷,營運長許世鋼是第四代接班人,他在 2007 年結束了家族在中國的營運,做出了回歸在地的決定。他意識到家族過去把資源投入國外,卻沒有重視鶯歌本地的產業發展。許世鋼受到「old is new」概念啟發,立志打造鶯歌本地製造的文創設計品牌,新旺集瓷也在 2009 年成為臺北縣(當時)第一家正式輔導的「陶瓷工藝類型」觀光工廠!

轉型的過程最大的難關在於組織與人才。許世鋼提到,老廠房的硬體改造是個難題,更困難的是觀念上的磨合。以及需要更多有新觀念的人員加入,新旺集瓷人才招募條件除了喜歡陶藝外,最重要的是對於鶯歌有熱忱,透過系統化的培訓與調整,讓每個人都擁有鶯歌在地的文史產業知識與手作陶藝的行銷能力。


新北政策推動與行銷優勢
許世鋼回憶,新旺集瓷作為第一屆觀光工廠,沒有任何參考案例與發展經驗時,新北市府提供專業的教學輔導團隊,全程協助業者處理所有事物與建構制度。經發局每年仍持續協助政策輔導與資源統整,成功將經營經驗推廣到各多元的產業上,現已有18家觀光工廠及產業文化館,類型各具特色,許多主題更是全國唯一,如丹麥麵包、孕婦裝、時間科藝體驗、爆米花、美妝保養及傷口照護等,展現豐富又創新的產業風貌。

洪啓峰強調,新北市府每年固定舉辦的行銷活動,像是「巴士一日遊」,串聯各家觀光工廠與在地景點,巧妙地將觀光工廠與商圈結合,達到產品流通與行銷廣告的效果。也讓新北觀光工廠有別於其他縣市,成為每年暑假來臨前,消費者高度期待與詢問的盛事!

 
跨局處合作,拓展教育、職探與社會處方等新價值
新北觀光工廠的「再升級」,體現在其跨局處的「橫向連結」,也為企業奠定長期的經營目標與品牌信任度。理事長洪啓峰感謝經發局協調與教育局合作成功推動的「職涯探索」,經過四年的努力,讓觀光工廠也能得到教育局認可適合安排學子參訪與手作課程,這項認證制度的確立與實施,不僅全台首創,也讓新北市成為多元場域教育與職探最多的城市!未來洪理事長更期待跨局處合作延伸至健康衛生領域,與衛生局合作推動「失智友善守護站」,將工廠場域參觀與DIY課程納入「社會處方」,讓銀髮族也能透過見學導覽與手作課程,有效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新北市觀光工廠的轉型案例分享,透過政策的持續性、跨局處的協調,以及企業家對在地創生的重視,傳統製造業也能創造社會價值並提升品牌能見度,並成功轉換工廠場域為具備社會責任與教育功能的多元經濟體!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0/post/202510080075/